本市信息
聚焦专业发展 提升教研品质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研员赴上海学习考察
来自: 发布时间:2019/7/8 15:03:48 浏览数:12301

7月1日至4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一行40余人赴上海进行为期4天的学习考察。本次会议特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上海市进才中学特级校长胡瑞峰、上海市教育功臣顾泠沅、上海市教研室信息化部主任张汶以及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分别为我院教科研员做专题培训。



 

首先,徐淀芳主任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研转型”为题,从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学校课程改革、变革教学方式三个层面为当今的教研转型提供了“上海智慧”。徐主任指出,课程改革要关注公平与质量、关注核心素养、关注新技术的融入,以多样化课程建设、个性化培养以及实践性经历为抓手,变革教育教学方式,融入信息技术,形成“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的育人模式。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范式的探索上,他认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要关注价值、形态和规范,要理清课程价值、课程形态、组织方式、认知方式、活动方式之间的有机关系。当谈及变革教学方式时,徐主任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用大量的技术应用课例为现场的教科研员展示了上海对接未来、与时俱进的课改理念。

李政涛教授以五个字“实、长、放、清、细”为切入点,为我院教科研员阐述了《什么是一堂好课》。李教授认为,“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的、有发展空间的课。李教授极为强调课程的“生长感”,他指出,一节没有生长感的课就像滑冰、漫游,只是在平地滑行,打转。有生长感的课就像刨坑,一课一得。作为教师,应当找到课堂中的“生长感”,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放”即开放,李教授认为课堂应该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把时间、空间和权力换给学生。在“清”的部分,李教授从清晰学生、内容、目标、方法、环节和指令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课堂混乱的丰富转化为清晰的丰富。而在最后的“细”,他对教学细节的敏感、揣摩、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都做了阐释,并着重讲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将此项内容列出了数条细化内容,逐一击破。

在两场讲座结束之后,全体培训人员还考察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重点高中进才中学。进才中学胡瑞峰校长从学校的建校史出发,深情讲述了创校人浦东台胞叶进财先生祖孙三代造福桑梓、回报故土的教育情怀和家国担当。并由此引申出了进才中学培养具有公民意识、领导人才、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谦谦君子、大家闺秀的育人目标,同时,胡校长还为在座的各位教科研员阐述了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和管理制度上的特色与创新,为区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上海市教育功臣顾泠沅从自己60余年的教研经验出发,以“扎根·践行·循证”为题为现场的教科研员提供了经验与科学并存的教研智慧。他指出,教研室应该成为课程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研指导者与一般教师的异同在于前者能把学科、教学、学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应当拥有事后再思考的智慧。对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他通过20余年人物追询的研究发现,名师重视成长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对细节的关注,关注自我是职初教师的发展起点,接着是积累自我经验,关注同行见解,逐步成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再进一步发展,就会专注于学生是否真有收获,并且找到其中的门道,以便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同时,顾老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扎根理论和课堂互动分析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的见解和相关实践案例。
 

 

张汶主任在做题为“浅谈对教研信息化的一些思考”的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的本质是计算,目前流行的语音识别技术、大数据、个性化推荐等技术,都只是计算对象或计算结果。信息技术的优势仅仅在于“算力”和“存储力”,教育业务需要充分利用“算力”和“存储力”提升教研品质和效率。她强调,教研信息化的前置条件是要把教研业务转化为教研数据,只有对教研业务的深刻洞察,才能涉及高质量的教研数据,这一点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教研员要用教研数据提高教研的实征表述水平以及实证的精度和效率。 

    

杨振峰处长以“改善教育生态,推进教育改革”为题介绍了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杨处长指出,上海以课程、教学、考试、评价、录取联动改革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考招联动改革,通过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以及健全与改革各类保障体系等方面改善目前的教育生态。同时,杨处长也为现场的各位教科研员提了带好队伍、聚焦团队提升,建立必要的文件意识,不断保持和增强学习力的三点期待。在讲座的最后,他一一解答了我院教科研员在地方教育改革过程以及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至此,本次聚焦“新时代教研员发展的专业素养”的研修活动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我院各位教科研员收获满满,相信本次暑期培训将会为我市今后的教研指导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智慧。(文/金琼洁 图/王桂馨)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维护单位:温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温州力维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浙ICP备12030471号